- 不可同日而语1000字
解释:不能在同一时间里来谈论,形容两者差距很大,不能相提并论。这个成语来源于《战国策.赵策二》,夫破人之与破于人也,臣人之与臣于人也,岂可同日而言之哉。战国中后期,各诸侯国之间战争不断,从而出现了,“合纵”和“连横”的政治活动。弱国联合进攻强国,称为“合纵”,随从强国去进攻其他弱国,称为“连横”。当时有个纵横家,名叫苏秦。他先到秦国游说秦惠王,结果没有成功。于是,他又到赵国游说。赵国的相国不喜欢苏秦,他又没有成功。后来到燕国,才得到一些资助。接着,他第二次来到赵国,这一回,赵国的国君赵肃侯亲自接待了他。他向赵肃侯分析了赵国和各国的关系:“如果赵国与齐、秦两国为敌,那么百姓就得不到安宁;如果依靠
初二作文
- 不可同日而语成语故事及其相关解释1000字
【成语】不可同日而语【读音】bù kě tóng rì ér yǔ【释义】不能放在同一时间谈论。形容不能相提并论,不能相比。【出自】《战国策·赵策二》:“夫破人之与破于人也,臣人之与臣于人也,岂可同日而言之哉?”【相近词】不可比拟 不可同年而语【相反词】相提并论【故事】战国中后期,各诸侯国之间战争不断,秦想吞并六国,洛阳人苏秦便到赵国劝说赵王联合其他五国齐心抗秦,可以打败秦国的野心,还说:“夫破人之与破于人也,岂可同日而言之哉。”赵王接受苏秦的建议,封他为武安君,到各国去游说共同抗秦。“从而出现了,“合纵”和“连横”的政治活动。弱国联合进攻强国,称为“合纵”,随从强国去进攻其他弱国,称为“连横
其他作文
- 不可同日而语的成语故事及解释1000字
导语:不可同日而语形容两者差异太大,不能相提并论,不能放在一起来比较。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相关的成语故事及解释,欢迎查阅与借鉴,谢谢。【汉字书写】:不可同日而语【汉语注音】:bù kě tóng rì ér yǔ【成语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赵策二》:“夫破人之与破于人也,臣人之与臣于人也,岂可同日而言之哉?”【成语语法】:复句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不能相比。【不可同日而语的意思】:不能放在同一时间里来谈论。形容两者差异太大,不能相提并论,不能放在一起来比较。【不可同日而语的近义词】:不可比拟、不可同年而语;【不可同日而语的反义词】:相提并论;【不可同日而语的故事】战国时期,苏秦希望齐楚燕赵韩
其他作文
- 六字成语1200字
生米煮成熟饭 [ shēng mǐ zhǔ chéng shú fàn ] 比喻事情已经做成了,不能再改变。不可同日而语 [ bù kě tóng rì ér yǔ ] 不能放在同一时间谈论。形容不能相提并论,不能相比。手无缚鸡之力 [ shǒu wú fù jī zhī lì ] 连捆绑鸡的力气都没有。形容身体弱、力气小。士可杀不可辱 [ shì kě shā bù kě rǔ ] 指士子宁可死,也不愿受污辱。事实胜于雄辩 [ shì shí shèng yú xióng biàn ] 事情的真实情况比雄辩更有说服力。真金不怕火炼 [ zhēn jīn bù pà huǒ liàn ] 比喻
高三作文
- 六字谚语500字
六字谚语1、高不成低不就2、男女授受不亲3、不可同日而语4、求人不如求己5、顾左右而言他6、有眼不识泰山7、酒是穿肠毒药8、牛头不对马嘴9、三寸不烂之舌10、君子不念旧恶11、卑之无甚高论12、迅雷不及掩耳13、心有余力不足14、九牛二虎之力15、粗丝难织细绢16、神不知鬼不觉17、鸡蛋里找骨头18、既来之则安之19、死无葬身之地20、狗肉不能上秤21、夏虫不可语冰22、好来不如好去23、眼不见心不烦24、三折肱为良医25、吃一堑长一智26、惶惶不可终日27、远水难救近火28、拉大旗做虎皮29、三句不离本行30、手无缚鸡之力31、百闻不如一见32、满招损谦受益33、人敬有狗咬丑34、君子不羞当
高一作文
- 天无二日550字
天无二日:日:太阳,比喻君王。天上没有两个太阳。旧喻一国不能同时有两个国君。比喻凡事应统于一,不能两大并存。刘邦统一天下后,被群臣拥为皇帝。有一次,他到栎阳看望自己的老父亲。刘邦见了父亲非常孝顺,五天向父亲叩拜一次,他家的家令觉得天子这样对待自己的父亲,是礼法所不容的,便偷偷对刘邦的父亲说:“天上没有两个太阳啊,地上怎会有两个皇帝。虽然皇帝是你的亲生儿子,可他是君主,你是臣子,你俩的地位有天地之隔。你怎能让皇帝向你下拜呢?这岂不是乱了礼法吗?”听家令这么一讲,刘邦的父亲刘太公可吓着了,从此以后再也不敢让儿子跪他了。每次刘邦来拜,太公总是拿着扫帚在门旁站立,见到儿子就往后退着走,眼睛也不敢看儿子
其他作文
- 每周寄语2000字
每周寄语1:你改变不了环境,但你可以改变自己;你改变不了事实,但你可以改变态度;你改变不了过去,但你可以改变现在;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可以掌握自己;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可以把握今天;你不能样样顺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心;你不能延伸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决定生命的宽度;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选择容貌,但你可以展现笑容。2:我不想听失意者的哭泣,抱怨者的牢骚,这是羊群中的瘟疫,我不被他传染;在别人停滞不前时,我继续拼搏;我不在为昨天的成绩自吹自擂,将要做的比已经完成的一定会更好;我要把今天当作生命中最后一天,忘记昨天,也不痴想明天,今日事今日毕;我要让今天成为不朽的纪念日,化做现实的永
高考作文
- 孔子的名言警句及翻译600字
39、道不同,不相为谋。解释:政治主张不同,不互相探讨。这里讲的是一条结交的原则,以道同为原则,道不同,不相为谋。因为彼此政治主张不同,就无法互相探讨。交友也是一样,不同道的人难以相友。40、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解释:过去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地流去。4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解释:懂得学业的人不如喜爱学业的人,喜爱学业的人不如以从事学业为快乐的人。42、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解释:不怕别人不知道自己,只求自己作出成绩来。43、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解释:君子严格要求自己,小人苛刻要求别人。44、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解释: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去促成别人的坏
其他作文
- 语文课本文言文原文及翻译2500字
论语十二章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翻译】孔子说:“学习并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从心里感到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君子作风吗”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身:替人家谋虑是否不够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自己还不精通熟练呢”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翻译】孔子说:“我十五岁就有志
初一作文
- 容易混淆的成语大全500字
1、一发而不可收:一旦开始便不能停止。一发而不可收拾:事情糟糕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2、不三不四:在形容人时多指人的品行不正派。不伦不类:在形容人时多指人的着装不得体。3、扬汤止沸:比喻办法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4、鱼目混珠: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5、息息相关:比喻关系密切。休戚相关:比喻关系密切,利害相同。6、洋洋大观:形容事物繁多、丰富多彩。洋洋洒洒:形容文章或谈话内容丰富、连续不断。7、望其项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望尘莫及:比喻远远落后,赶不上。8、春风化雨: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教
小升初作文
- 人教版语文选修先秦诸子素材《论语中的成语》3000字
《论语》中的成语1、不耻下问不以向学问比自己差的或职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2、不得其死指人不得善终。《先进》:“若由也,不得其死然。”3、不亦乐乎《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现在常用以表示事态发展到极顶的程度,也表示“淋漓尽致”的意思。4、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担任那种职务,就不考虑那方面的事情,语出《泰伯》5、从心所欲随自己的心意,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为政》:“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6、当仁不让语本《卫灵公》“当仁不让于师”朱熹注:“当仁,以仁为之任也;虽师亦无所逊。言当勇往而必为也。”后来泛用“当仁不让”表示遇到应该做的事,就要积极主动地去做,不应该推委。7、恶衣恶食粗劣的
高中作文
- “道不同,不相为谋”意思是理念、志向或兴趣不同的人不能在一起共事。你赞成孔子的说法吗800字
“道不同,不相为谋”意思是理念、志向或兴趣不同的人不能在一起共事。你赞成孔子的说法吗“道不同,不相为谋”意思是理念、志向或兴趣不同的人不能在一起共事。你赞成孔子的说法吗子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孔子家语》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卫灵公》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论语·颜渊》子曰:“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而勿惮改。”《论语·学而》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注],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注】便辟:诌媚逢迎。根据以上语录,你认为青少年应
初中作文
- 2015生毕业赠言大全2000字
1、“去日不可追,来日犹可期。”在人生的道路上,你要哭就哭吧,要笑就笑吧,千万别忘了赶路!2、“天地轮回,光阴转,一百年太久,只争朝夕。”长叮咛、短嘱咐,千言万语化作一句话:“为了更好地拥有明天,让我们努力地开拓今天吧!3、多抽一点时间学习,少玩一点电脑游戏。4、抱怨无助于任何问题的解决,少抱怨多实干。5、时刻保持冷静,越是有问题时,越要冷静。6、做一个诚实有信用的人。不能实现的事情不要承诺,承诺了就要做到。7、凡事多想一点他人。只有你心中有比他人时,他人心中才会有你。8、不要太计较个人得失。9、一个人的衣着、举止和精神状态是很重要的,任何情况下,尽量不要穿拖鞋出门。10、多关心自己的家人,多
高中作文
- 勸學250字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导俗教使之然。也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为好事正,直神之听之介。而景福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 于无祸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 故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为,其人以处之除。其害者以持养,之使目非是无。欲见也使口非,是无欲言也使。心非是无欲虑,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应定能定能。应夫人是之谓成,人天见其明地。见其光君子贵,其全也。
五年级作文
- 高考常考易错成语700字
第一类、望文生义1.明日黄花: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2.火中取栗:比喻被别人利用去干冒险事,付出了代价而得不到好处。3.万人空巷: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4.不刊之论: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5.不为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责罚要适可而止。6.望洋兴叹: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7.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8.因人成事:依靠别人把事情办好。9.弹冠相庆:指旧社会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10.久假不归:长期地借用,不归还。11.司马青衫:比喻因遭遇相似而表示的同情。12.数典忘祖:比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13.大动干戈: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高中作文
- 易错成语500例1500字
201、良莠不齐:一群人中有好有坏,侧重于品质。不用于水平、成绩等。202、无所不至:什么坏事都干。与“无微不至”有天壤之别。203、明日黄花:过时的新闻报道或事物.不能写作昨日黄花。204、评头品足:比喻在小节上过分挑剔.与中性的评议不同。205、休戚与共:同欢乐共悲哀,与患难与共不同。206、置之度外:不把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与“置之不理”不同。207、翻云覆雨: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不能表示气势宏伟。208、弹冠相庆:贬义,常被误解为中性的互相庆贺。209、期期艾艾:口吃,不理解为懦弱犹豫等。210、无可厚非:不必作过严厉的批评,与无可非议程度不同。211、不胫而走:消息传得很快,表示
高考作文
- 孔子的名言有哪些2500字
孔子的名言有哪些 1、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2、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3、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4、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5、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6、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7、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8、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9、是可忍,孰不可忍? 10、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1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2、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其他作文
- 书中自有黄金屋1200字
宋朝诗人黄山谷有一句名言:“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林语堂解释为:“三日不读书,别人就觉得你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而周国平解释为:“你三日不读书,你就会自惭形秽,羞于对人说话,觉得没脸见人。”对于这句话,我也有自己的理解,我觉得读书可以使人丰富内涵,增添外在气质,而不喜欢读书的人,往往却孤芳自赏,自以为是,缺乏文学气质,言谈举止都缺乏修养。我是在读书中长大的,他帮我完成了和历史上优秀人物的交往;有了书,我不在孤单,即有了全世界的旅行,即可领略人的精神地理和心灵风光。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成了我的一种习惯,读书让我感觉到无比的畅快,读书更是一种乐趣。每晚手捧着一本书,
高中作文
- 浅谈“和而不同”1000字
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一个西方寓言对此作了阐释:“一群身上长刺的豪猪聚在一起过冬,离得太远会失去温暖,挨的太近彼此的刺又会扎着对方,只有在不相互伤害的前提下互相趋近,才既能保持群体的温度,又避免相互刺伤。”而这个合适的距离,其实说的正是一种和而不同的境界。和而不同意味着平心静气地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接纳对方的观点。“我可以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扞卫你说话的权利”,法国大哲卢梭如是说。由于各种原因,朋友间难免会出现争论,这时就要“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也就是说,要心平气和地把自己的观点告诉朋友,朋友不听也就算了,不要再说。所谓“水满则溢,月盈则亏”,“朋友数,斯疏矣”,朋友之
高一作文
- 孔子的经典励志名言100句3000字
1.吾日三省吾身。2.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3.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4.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5.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6.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7.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8.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9.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
高考作文
- 《论语》名言句分类3000字
《论语》名言126句(分类整理)学习之道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5.学如不及,犹恐失之。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7.有教无类。8.古之学者为已,今之学者为人。9.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10.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君子之道11.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12.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13.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14.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15.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16.君子下达,小人下
高考作文
- 素材积累:孔子3000字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名言。语出《论语·为政》“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郑玄注:“不知可者,言不可行也”。孔安国注:“言人而不信,其余终无可”。朱熹说:“人面无真实诚心,则所言皆妄。”(《朱子语类》)近人蒋伯潜区分信有二义:“说话必须真实;说了话必须能践言。”(《语译广解》)孔子及后儒极重信,“言忠信,行笃敬”(《论语·卫灵公》)是孔门的处世原则。讷于言而敏于行孔子名言。语出《论语·里仁》:“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包咸注:“讷,迟钝也。言欲迟而行欲疾。”朱熹引谢良佐注曰:“放言易,故欲讷;力行难,故欲敏。”《论语》中尚有许多同义之句:“慎言其余,则寡悔”(《为政》)、“古
小学作文
- 庄子名言3000字
庄子名言 1、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庄子·田子方》 2、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庄子·让王》 3、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养生主》 4、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逍遥游》 5、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 6、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齐物论》 7、“不乐寿,不哀夭,不荣通,不丑穷,不拘一世之利以为己私分,不以王天下为已处显。显则明。万物一府,死生同状。”《庄子·外篇·天地》
其他作文
- 不知所可150字
成语典故 不知所可 成语拼音bù zhī suǒ kě成语解释可:合宜,好。指不知道该怎样办才好成语故事或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1回:“不想这番好意把个可左可右的安公子此时倒弄到左右不知所可。”成语造句欧阳予倩《忠王李秀成》第三幕:“只剩李秀成一人,他捧着赐袍,又是惶惑,又是悲苦,有说不出的滋味,茫然~。”近义词不知所措成语用法动宾式;作谓语、状语;指不知道该怎样办才好点评:脉络分明,层次感强,叙气说井然有序,纤毫不乱。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思路清晰。精挑细拣,素材似为主题量身定制。文章杂而不乱,能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二年级作文
- 语文成语集锦3000字
成语复习细归类巧记忆一:望文生义文不加点:形容文章写得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不是指文章不用加标点。不刊之论: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文章或著作,说明其质量高。五风十雨:五天刮次风,十天下场雨。形容风调雨顺。大方之家:泛指见多识广,学问渊博的人。三人成虎:比喻流言惑众,容易使人误假为真。多误解为团结合作力量大。明日黄花:常比喻过时的或没有意义的事物。高山流水:比喻知音或知已。也比喻乐曲高妙。求田问舍:到处谋求买田置屋,形容胸无大志,只知营私。表里山河:表,外表,里,里面。山河,指太行山与黄河。后亦泛指高山大河。指一面依山,一面临河。形容地势险要。不名一文:名,占有。连一文钱也没有。形容人贫
高考作文
- 材料“和而不同”导写与例文350字
分析材料,对字面的理解以及隐含意义读材料《论语•子路》中说“君子和而不同”,意思是,作为君子,要善于与别人和谐相处,要善于调和矛盾冲突。但与此同时,自己也要有不同于别人的独立见解,不能随风倒、随大流。如何理解和?“和”:和谐、和平、和睦、融合“不同”:有主见,不盲从、有自我、不照搬。从材料引用《论语》的话,以及对这句话的解释可知,写这个话题最合适的内容,是人际关系,是人的品格修养文化的融合、国际间政治生活、对外经济交往等 “而”字如何理解?连接两者, 并列关系 ,要想成为君子,就既要“和”,又要“不同”正确的立意 思考角度1、世界因“和与不同”才构成绚丽多彩的世界 (自然)拓展:2、民族的融合
初中作文
- 约不可失文言文翻译400字
魏文侯①与虞人②期③猎。是⑩日,饮酒乐,天雨④。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⑾焉⑤之⑥?”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⑦可不一会期哉?”乃⑧往,身自罢⑨之。魏于是乎始强。(选自《魏文侯书》)魏文侯与管理森林的一个小官约好了去打猎。这天,魏文侯与文武百官开怀畅饮,天又下起雨来。魏文侯正要去赴约,周围的官员们说:今天您喝酒喝得高兴,天又下雨,您将要到什么地方去?魏文侯说:我与小官约好了去打猎啊,虽然这里很快乐,但是怎么能不去赴约呢?于是前往,亲自停止了酒宴。。魏国从这以后开始变得强盛了。——选自《魏文侯书》①魏文侯:战国时魏国国君,在诸侯中有美誉,曾任西门豹为邺守。②虞人:掌管
高中作文
- 关于学习的经典语录2000字
关于学习的经典语录 1、不知道自己无知,乃是双倍的无知。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4、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 5、青年是学习智慧的时期,中年是付诸实践的时期。 6、非静无以成学。 7、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深浅,为所得之深浅耳。 8、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 9、治学有三大原则:广见闻,多阅读,勤实验。 10、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 11、没有一个大学,是比拥有我们从未使用过的能力的大自我和人类意志与理智所创造的现实,更能包罗
其他作文
- 寓言:鹬蚌相争350字
原文: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钳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译文:一只河蚌从水里出来晒太阳,这时从远处飞来一只鹬鸟,伸出其长长的嘴去啄它的肉,河蚌急忙合起蚌壳,紧紧钳住了鹬鸟的嘴。�鹬鸟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便活不了了。”河蚌听了,也对鹬鸟说:“今天不放你,明天也不放你,你也活不了了!”鹬鸟和蚌谁也不让谁,这时一个渔夫走来,轻而易举地就把它俩都捉到手了。寓意:“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省语。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
其他作文
- 关于孔子的名言1000字
关于孔子的名言 1、其使民也义。 2、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3、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4、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5、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6、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7、放于利而行,多怨。 8、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9、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0、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11、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 12、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13、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14、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15、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 17、士志于
其他作文
-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450字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大致意思是:君子与人相处,不盲目附和,且善于用自己的意见去完善别人观点的不足之;小人与人相处喜欢盲从附和,却不肯表达自己真正的想法与意见。春风是和谐的,她使坚冰融化,万物复苏,把人们带到美好的季节;春雨是和谐的,她“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从古到今,从传统到现代,和谐是蕴藏在我们心间的美丽家园。在学校里,我感受着老师的爱,无论是和蔼的笑容,还是严格的要求,其中都包含着老师的期望、鼓励和关爱。在班级里,我享受着同学的友情,我们一起在校园奔跑,在课堂交流,虽然有时磕磕绊绊,但是我知道我们的友谊是最纯洁的花朵。彼此坦然相待,建立了相互尊重、相互激励、相互学习的
六年级作文
- 并日而食意思解释及故事出处250字
成语典故 并日而食 成语拼音bìnɡ rì ér shí成语解释不能天天得食,两天三天才能得一天的粮食。形容生活穷困。成语故事或出处《礼记·儒行》:“筚门圭窬,蓬户瓮牖,易衣而出,并日而食。”成语造句 近义词食不果腹成语英译be very poor成语用法紧缩式;作谓语;形容是非贫穷点评:语句通顺,句意流畅,言辞优美,叙写形象、生动、鲜明,语言表达能力较强。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思路清晰。精挑细拣,素材似为主题量身定制。文章杂而不乱,能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二年级作文
- 三国演义摘抄1200字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摘抄:好句摘抄:1、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2、大丈夫处世,不能立功建业,几与草木同腐乎?3、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4、大丈夫愿临阵斗死,岂可入墙而望活乎。5、但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6、吾弟张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头,如探囊取物耳。7、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8、为人者,有大度成大器矣!9、万事俱备,只欠东风。10、生子当如孙仲谋!若刘景升父子,豚犬耳。11、汝视我之剑不利否?汝剑利,吾剑未尝不利。12、强中自有强中手,用诈还逢识诈人。13、宁教我负天下人,莫教天下人负我。14、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
初中作文
- 王国维名言名句800字
王国维名言名句 1、考古之事,于古代材料,细大均不可放过。忽其细处,则大处每不得通……又宜由细心苦读以发现问题,不宜悬问题以觅材料。 2、人人心中所有,人人笔下所无。 3、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优劣。“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何遽不若“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宝帘闲挂小银钩”,何遽不若“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也? 4、教育之宗旨何在,在使人为完全之人物而已。何谓完全之人物?谓人之能力无不发达且调和是也。人之能力分为内外二者:一曰身体之能力,一曰精神之能力。发达其身体而萎缩其精神,或发达其精神而罢敝其身体,皆非所谓完全者也。完全之人物,精神与身体必不可不为调和之发达。 5、古今之成
其他作文
- 不主故常200字
成语典故 不主故常 成语拼音bù zhǔ ɡù chánɡ成语解释不拘于老的一套。成语故事或出处《庄子·天运》:“其声能短能长,能柔能刚,变化齐一,不主故常。”成语造句而其盘盘之气,熊熊之光,浏漓顿挫,~。(清·莫友芝《巢经巢诗钞序》)反义词墨守成规成语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形容不墨守成规点评:脉络分明,层次感强,叙气说井然有序,纤毫不乱。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思路清晰。精挑细拣,素材似为主题量身定制。文章杂而不乱,能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二年级作文
- 有关描写时间的谚语500字
黄金难买朱颜住。宁舍一锭金,不舍一年春。惜春切勿误春时。天不可违,时不可失。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莫说年纪小,人生容易老。把一生年作一天,把一天看作一生。为人难得十八、九。一天能误一个春,十年能误一代人。没有时时刻刻,就没有年年月月。太阳落山了,人才感到阳光的可贵。时间不能“增产”,却可以节约。节约时间胜过储存金银。节约时间就是延长生命。知道一分钟如此可贵,就应该珍惜每一秒钟。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寸阴自惜。抓住现实的一分钟,胜过想象中的一年。不愧对今天的人,明天会对你微笑;丢失了今天的人,明天会给你烦恼。最珍贵的财富是利用时间,最巨大的浪费是虚度流年。日月莫闲过,青春不再来。少壮不努力,老大
小学作文
- 日积月累的解释3000字
第一单元:1.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解释: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说明了人人都有自己不懂的地方。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解释:擂一通鼓,勇气振作起来了;擂两通鼓,勇气就衰弱了;擂三通鼓,勇气就完结了。现用来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一下子把事情做完。说明做事情应一气呵成的道理。3.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也。《墨子》解释:再甘甜的瓜,瓜蒂都是苦的,天下的事物没有十全十美的。说明任何事物没有十全十美的道理。4.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传习录》解释:种树必须培育它的根,教人以德行则必须教养他的思想。说明了浇树浇根,育人育心的道理。5.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
高考作文
- 多嘴多舌250字
成语典故 多嘴多舌 成语拼音duō zuǐ duō shé成语解释指嘴多,不该说而说成语故事或出处元·杨显之《潇湘雨》第三折:“你休要多嘴多舌,如今秋雨淋漓,一日难走一日,快与我行动些。”成语造句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小丫头,大人讲话,你又要~的。”近义词七嘴八舌歇后语鸡食盆里的鸭子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点评:语句通顺,句意流畅,言辞优美,叙写形象、生动、鲜明,语言表达能力较强。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思路清晰。精挑细拣,素材似为主题量身定制。文章有详有略,言之有序,内容生动具体,不失为一篇佳作。
二年级作文
- 语录300字
一天比一天早起,就能看到一天比一天大的太阳,呼吸到一天比一天新鲜的空气,欣赏到一天比一天美丽的风景。我的思想、品质,绝不会因为外界的影响而发生丝毫的改变。只要地球没有停止转动,我就不会停止奋斗。人与人之间实质上是意志力与意志力的较量,而并非其它。一个人如果有了无比坚强的意志,那还有什么事能难倒他?做一件事情,最重要的是要用心。身怀知识,走遍天下;若无知识,寸步难行。如果人人都能共同拥有中华民族精神中的任何一种精神,那么中国将会所向无敌。学校,应以育人为本,不能过分注重其它。父母、老师和农民,无论什么时候,都是最辛苦的,但这辛苦往往从表面上看不到。只要社会公平、正义,中国想有多强大就有多强大!。
高一作文
- 古代经典关于学习的名言及释义1500字
学不可以已。——《荀子》译: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论语》译:学过的知识,在适当的时候去复习它,使自己对知识又有了新的认识,这不是令人感到快乐的事吗?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译:学了新的知识又常常温习已学过的知识,不断地学习,温习,学问和修养一定会很快得到提高,这样的人就可以成为老师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译:读书读得多,写起文章来就会笔下生花,像有神助一样。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译:年轻时不努力学习,年老了只能后悔、叹息。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译:读书必须反复多次地读,这样才能明白书中所讲的意思。学而不化
小学作文
- 古今交友的名言名句1000字
1,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2,合意客来心不厌,知音人听话偏长。3,不可以一时之誉,断其为君子,不可以一时之谤,断其为小人。4,不可以一时之誉,断其为君子,不可以一时之谤,断其为小人。5,布衣之交不可忘。——李延寿6,朋友,以义合者。——朱熹古今交友的名言名句佳句7,合意友来情不厌,知心人至话投机。——冯梦龙8,酒逢知已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9,以财交者,财尽则交绝;以色交者,华落而爱渝。——《战国策》10,无信之友,较之敌人尤为可恶。----莎士比亚11,二人同心,其利断金。——《易。系辞上》12,同心而共济,始终如一。——(宋)欧阳修13,高山流水,非知音不能听。——
其他作文
- 素材关于孔子的名言2500字
1、子曰:“不迁怒,不二过。”2、子曰:“不学礼,无以立。”3、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4、子曰:“刚、毅、木、讷近仁。”5、子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6、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7、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8、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9、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0、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11、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12、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于礼,亦能够弗畔矣夫!”13、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高考作文
- 不约而同300字
成语典故 不约而同 成语拼音bù yuē ér tónɡ成语解释事先没有约定而相互一致。成语故事或出处《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应对而皆动,不谋而俱起,不约而同会。”成语造句中军元帅栾书,~,亦至朝门,正遇胥童引兵到来。(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五十九回)近义词不谋而合、殊途同归、异口同声反义词众说纷纭、言人人殊、见仁见智成语英译take the same action or view without prior consultation成语用法紧缩式;作状语;指行动、动作相同点评:语句通顺,句意流畅,言辞优美,叙写形象、生动、鲜明,语言表达能力较强。脉络分明,层次感强,叙气说井然有序,纤
二年级作文
- 不阴不阳150字
成语典故 不阴不阳 成语拼音bù yīn bù yánɡ成语解释比喻态度不明朗,模棱两可。成语故事或出处 成语造句 近义词模棱两可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形容态度不明朗点评:语句通顺,句意流畅,言辞优美,叙写形象、生动、鲜明,语言表达能力较强。脉络分明,层次感强,叙气说井然有序,纤毫不乱。文章前后连贯,形成完整的形象。
一年级作文
- 高频易混乱的词语熟语1500字
1.不齿·不耻:不齿指不愿意提到,表示鄙视。不耻意思是不以……为耻,不认为……是可耻的。二者表意正好相反。2.勾通·沟通:勾通指暗中串通,相互勾结,贬义词。而沟通指两方能够通连。3.定金·订金:定金指为了保证成交,预先支付的一部分钱。而订金指购买之前约定的价格。4.预定·预订:预定指预先规定或约定。而预订指预先订购。5.作客·做客:作客指离开故乡,寄居在别处。而做客指访问别人,自己当客人。6.质疑·置疑:质疑指提出疑问。而置疑指怀疑,一般用于否定的意义。7.义气·意气:义气指主持公道或忠于兄弟朋友的感情。而意气指志趣、性格、气概,也指偏激的情绪。8.本义·本意:本义指词语的本来意义。而本意指原
其他作文
- 个性谚语1000字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言无常信,行无常贞,惟利所在,无所不倾,若是则可谓小人矣——荀子•信犹五行之土,无定位,无成名,而水金木无不待是以生者。——朱熹•若有人兮天一方,忠为衣兮信为裳。——卢照龄•你必须以诚待人,别人才会以诚相报——李嘉诚•创业不像读书,一天可以过好多年,创业必须一步一个脚印走。——周晋峰•求珍品,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讲堂誉,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同仁堂"里看诚信•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一个企业要永续经营,首先要得到社会的承认、用户的承认。企业对用户真诚到永远,才有用户、社会对企业的回报,才能保证企业向前发 展——张瑞敏•真诚到永远——海尔著名广告语•信用
其他作文
- 生活需要坚持1200字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句话出自于战国时期大思想家荀子的《劝学篇》。本意是说:不能坚持到底,即使是朽木也不能折断。只要坚持不停地用刀刻,就算是金属、玉石也可以雕出花饰。后来也常常被引申为:只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即使再难的事情也可以做到。毋庸置疑,这是古人眼中的“坚持”。我们常常告诫自己和他人:“生活需要坚持”。由此可见:坚持是人生必不可缺的精神品质,日常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都需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记得在中招考试开始的第一天早晨,天空飘起了蒙蒙细雨。那时的我一路狂奔地赶赴考场,可是路上实在是太堵了!我的内心紧张的情绪愈演愈烈,一想到“星光不问赶路人”这句话,担心
高二作文
- 孔子的语录1000字
孔子的语录 1、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 2、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3、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 4、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5、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 6、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7、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8、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9、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
其他作文
- 语文教材文言文中的成语及解释3000字
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中的成语及解释第一册?温故知新:温习旧的知识而得到新的认识和体会。也指重温历史可以认识现在。(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不耻下问: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十则》)?三人行必有我师:在一起行走的许多人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十则》)?讳疾忌医:有病不肯说,又怕见医生。比喻有了错误、缺点,生怕别人批评指出。病入膏肓:指病已危重到无法救治的地步或事情已发展到不可挽救的程度。——《扁鹊见蔡桓公》?柳暗花明:指环境或境界的骤然转变。多指由逆境转为充满希望的顺境。(柳暗花明又一村。—
初中作文
- 高不成低不就的成语故事500字
成语高不成低不就语出:宋·陈师道《宿柴城》诗:“起倒不供聊应俗,高低莫可只随缘。”高不成低不就通俗点的理解就是,以自己的能力为基点~超过自己能力范围的事情你没办法做到,但是低于自己能力范围的你又看不上不愿意去做!使自己的选择处于两难的地步!世界上莫大的悲催就是高不成低不就,在这个物价飞涨的时代里,高不成低不就就连喘上一口气也很艰难,不经感叹生活不容易,生活里面少不了会有一些抱怨和消极,为了摆脱现状,我们必须有所觉悟,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大学生的职场纠葛:高不成低不就记者了解到,部分大学生因为薪酬、工种等原因放弃工作,离开学校后,以休息、充电、做义工等方式回到家里,寄望今年年底的企业招聘。“
其他作文